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9年1月7日   点击人次: 2400    作者:湘西职院就业中心

    

     


 

                       目录

前言... 3

学校概况... 3

第一章  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

一、2018届毕业生总体规模及就业率.... 3

(一)毕业生分系部规模及就业率... 3

(二)毕业生分专业规模及就业率... 3

(三)毕业生分生源地就业规模及就业率... 3

二、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 3

(一)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3

(二)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3

(三)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3

(四)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情况... 3

三、2018届毕业生升学情况分布.... 3

(一)毕业生升学总体情况... 3

(二)毕业生分系部/专业升学情况... 3

第二章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与分析... 3

一、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3

(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3

(二)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分析... 3

(三)毕业生薪资待遇分析... 3

(四)毕业生专业与岗位相关度分析... 3

(五)毕业生就业感受分析... 3

(六)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分析... 3

二、2018届毕业生就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一)毕业生求职渠道... 3

(二)毕业生求职成本... 3

(三)毕业生成功就业影响因素... 3

(四)毕业生求职效能分析... 3

三、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3

(一)毕业生分系部自主创业情况... 3

(二)毕业生分专业自主创业情况... 3

(三)毕业生创业的原因... 3

(四)毕业生创业的类型... 3

(五)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 3

(六)毕业生创业支持分析... 3

(七)毕业生创业准备分析... 3

(八)毕业生创业困难分析... 3

(九)毕业生创业应具备的能力... 3

四、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情况分析.... 3

(一)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 3

(二)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关注的因素... 3

(三)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关注的地域因素... 3

(四)未就业毕业生择业定位... 3

(五)未就业毕业生求职面试的用人单位数量... 3

(六)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困难分析... 3

(七)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帮助需求... 3

第三章  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举措与特点... 3

一、继续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3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制度... 3

(二)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 3

(三)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形式... 3

(四)继续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条件保障... 3

二、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3

(一)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3

(二)加强就业信息服务... 3

(三)多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教学... 3

(四)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3

(五)招聘工作与就业服务... 3

第四章  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3

一、2016-2018届毕业生规模和就业率变化趋势.... 3

二、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变化趋势.... 3

三、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变化趋势.... 3

四、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变化趋势.... 3

第五章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和反馈... 3

一、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反馈.... 3

(一)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满意度... 3

(二)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 3

(三)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反馈... 3

二、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工作的评价.... 3

(一)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3

(二)毕业生对母校各项就业工作的评价... 3

三、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认知与反馈.... 3

(一)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认知... 3

(二)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反馈... 3

四、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模型.... 3

(一)模型假设... 3

(二)模型原理... 3

(三)模型变量... 3

(四)指标统计... 3

(五)模型建立... 3

(六)模型结果... 3

五、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评价.... 3

(一)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3

(二)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3

(三)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3

第六章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及学校的评价与反馈... 3

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分析.... 3

(一)用人单位的规模和性质... 3

(二)用人单位所在行业... 3

(三)用人单位所在地域... 3

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基本情况.... 3

(一)用人单位招聘途径... 3

(二)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与晋升时间... 3

(三)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 3

(四)毕业生离职情况... 3

三、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分析.... 3

(一)用人单位的人数需求... 3

(二)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 3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关注度... 3

(四)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看重的因素... 3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与反馈.... 3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3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价... 3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求职的反馈... 3

五、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与反馈.... 3

(一)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与反馈... 3

(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反馈... 3

第七章  总结与反馈... 3

一、报告总结.... 3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创新高... 3

(二)持续推动创新创业,整体就业质量提升... 3

(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评价较高... 3

二、反馈建议.... 3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3

(二)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3

 


前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11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的文件要求,学校现正式发布《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报告主要从七个方面对我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第一章统计分析了2018届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2018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及就业结构、就业状况等数据;第二章对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相关指标和行为进行了分析,包括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求职行为、自主创业、继续深造以及未就业毕业生等情况;第三章系统总结了2018年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等工作的开展情况;第四章是对学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的趋势分析;第五章是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和反馈,包括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就业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和反馈,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第六章是重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及学校的评价与反馈,并提出了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第七章是总结与反馈,包括报告总结和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的反馈。

本报告基于专业第三方调研咨询机构北京乐易考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信息及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8年8月31日,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调研数据来自线上的实名制调研,清洗环节先后通过答题时间、IP地址、重复答题等原则过滤,保证了数据质量,最终保留有效问卷数据873份。

本报告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及其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并以此作为招生计划编制、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注:本报告计算出的比率值统一采用精确保留百分比小数点后两位,所有百分比类的结果皆为通用模式,通过四舍五入的方式对前面一位数字进行加减,结果偏差值不高于0.5%。

学校概况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湘西自治州唯一一所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坐落于湘西经济开发区内,所处的湘西自治州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腹地,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立品牌,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推行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办学条件优越 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24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实训区10万㎡,学生生活服务区8万㎡,文化体育功能区近6万㎡,绿化面积达560亩。新校区建设基本实现了功能布局合理化、教学设施标准化、教学管理信息化、校园环境生态化。

师资队伍优秀 现有教职工699人,正、副教授141人,硕士、博士99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其中,100余人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1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南省优秀教师”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职教先进工作者”;近三年,全院教师申报有90余项国家级、省级教研课题,共发表学术论文56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9项。

教育质量优良 设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有与市场相衔接,涵盖一、二、三产业的高职专业25个,其中,服装设计专业是省级精品专业,旅游管理、电算会计、畜牧兽医专业是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畜牧兽医、服装设计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个专业分别在2010年、2012年湖南省专业技能抽考中,合格率达到了100%,荣获全省第一名;服装设计、旅游、会计电算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等专业学生分别在2012年、2013年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3个团体二等奖,6个团体三等奖,24人次获个人二、三等奖;在2015年湖南省旅游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旅游管理系师生共荣获6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学院荣获参赛单位团体一等奖及特别贡献奖。

办学成绩优异 学院由8所中职学校合并组成,是一所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兼顾中等职业(中技)技术教育、成人本科与专科教育、各类技能培训的综合性职业技术院校。全日制学生10911人,“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1100余人;常年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2000人次以上;学院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建立了125个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办学50多年来,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了7.5万名各类人才,目前,湘西自治州农、林、牧、商、财、交通、水电系统80%技术骨干系我院毕业生。学院是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十大示范基地”,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开展科技扶贫,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是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团中央等部门授予的“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是国家关工委授予的“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是中华职教社授予的“全国温暖工程先进集体”,是湖南省有关部门授予的“湖南省教学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任务和新机遇,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将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为把学院打造成省内一流的美丽现代卓越新职院而不懈努力!

 


 

第一章  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根据《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1号),毕业生总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以下就业率计算以此为依据。

一、2018届毕业生总体规模及就业率

学校2018届毕业生共1208人。截至2018年8月31日,就业人数共1024人,总体就业率为84.77%。其中,男性640人,就业率为87.19%;女性568人,就业率为82.04%。

图1-1  2018届毕业生总体规模与就业率

(一)毕业生分系部规模及就业率

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7个系,其中规模人数排名前三位的系是经济贸易系(272人,22.52%)、机电工程系(267人,22.10%)、交通工程系(167人,13.82%)。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前三的系是机电工程系(95.13%)、交通工程系(92.22%)、应用外语系(91.15%)。

图1-2  2018届毕业生分系部规模及就业率分布

(二)毕业生分专业规模及就业率

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21个专业,其中专业人数规模排名前三的是会计电算化(241人,19.95%)、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47人,12.17%)、应用英语(113人,9.35%)。就业率排名首位的专业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业率均为100.00%,其次是建筑工程技术(98.94%)、园林技术(95.45%)。

表1-1  2018届毕业生分专业规模及就业率分布

单位:人数(人)、占比(%)、就业率(%)

专业

毕业人数

占比

就业人数

就业率

模具设计与制造

5

0.41

5

100.0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2

0.99

12

100.00

建筑工程技术

94

7.78

93

98.94

园林技术

22

1.82

21

95.45

数控技术

96

7.95

90

93.75

机械设计与制造

15

1.24

14

93.3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47

12.17

137

93.20

应用英语

113

9.35

103

91.15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45

3.73

40

88.89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8

0.66

7

87.50

动漫设计与制作

38

3.15

33

86.84

广告设计与制作

46

3.81

39

84.78

计算机应用技术

84

6.95

71

84.52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12

0.99

10

83.33

旅游管理

41

3.39

34

82.93

畜牧兽医

42

3.48

34

80.95

会计电算化

241

19.95

184

76.35

电子商务

31

2.57

23

74.19

服装设计

73

6.04

51

69.86

计算机网络技术

34

2.81

19

55.88

烹饪工艺与营养

9

0.75

4

44.44

总计

1208

100.00

1024

84.77

(三)毕业生分生源地就业规模及就业率

2018届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湖南生源占比93.29%,省外生源占比6.71%。省内生源人数排名前三位的地区是湘西州(914人)、邵阳市(50人)、张家界市(46人);省外生源人数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云南省(30人)、贵州省(23人)、四川省(11人)。

从就业率来看,省内有四个城市就业率达100.00%,分别为长沙市、郴州市、湘潭市、岳阳市;省外有4个地区就业率达100.00%,分别为重庆市、海南省、广东省、福建省。

表1-2  2018届毕业生生源结构及就业率分布

单位:人数(人)、比例(%)、就业率(%)

分类

地区

毕业人数

比例

就业人数

就业率

省内外

湖南省

1127

93.29

952

84.47

省外

81

6.71

72

88.89

省内

长沙市

12

1.06

12

100.00

岳阳市

1

0.09

1

100.00

湘潭市

4

0.35

4

100.00

郴州市

7

0.62

7

100.00

怀化市

16

1.42

15

93.75

永州市

12

1.06

11

91.67

衡阳市

26

2.31

23

88.46

邵阳市

50

4.44

44

88.00

娄底市

13

1.15

11

84.62

湘西州

914

81.10

769

84.14

常德市

11

0.98

9

81.82

张家界市

46

4.08

36

78.26

株洲市

7

0.62

5

71.43

益阳市

7

0.62

5

71.43

彬州市

1

0.09

0

0.00

省外

重庆市

4

4.94

4

100.00

海南省

2

2.47

2

100.00

广东省

6

7.41

6

100.00

福建省

1

1.23

1

100.00

四川省

11

13.58

10

90.91

云南省

30

37.04

27

90.00

贵州省

23

28.40

20

86.96

湖北省

3

3.70

2

66.67

浙江省

1

1.23

0

0.00

二、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

(一)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学校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主要是单位就业(960人,79.47%),其次是特色就业(64人,5.30%)和待就业(184人,15.23%)。单位就业以灵活就业为主,人数958人,占比79.30%。在特色就业中,毕业生升学8人,占比0.66%;毕业生自主创业31人,占比为2.57%;毕业生自由职业25人,占比为2.07%。

图1- 3  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二)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本节以下内容仅分析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即毕业去向为单位用人证明灵活就业、就业的毕业生,此处不包含自主创业、升学、自由职业的毕业生。

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其他企业(86.77%)为主,其次是国有企业(7.81%),再次是其他事业单位(1.25%)。

图1-4  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三)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数据显示,64.27%的毕业生留在湖南省内就业,其中在湘西州就业的比例最高,达64.34%;其次是长沙市,占24.47%,表明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省外就业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为广东省(37.03%)、浙江省(15.16%)、安徽省(9.62%)。

图1-5  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四)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情况

学校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到西部就业,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大开发省份就业,服务国家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总人数为46人,占已就业人数的4.79%。具体来看,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20人,占43.48%)、云南省(16人,占34.78%)、重庆市(4人,占8.70%);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就业的人数相对较少。

图1-6  2018届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情况

三、2018届毕业生升学情况分布

(一)毕业生升学总体情况

学校2018届毕业生共有8人选择了升学,升学率为0.66%。其中男性毕业生有7人,升学率为1.09%;女性毕业生有1人,升学率为0.18%。

图1-7  2018届毕业生升学分布

(二)毕业生分系部/专业升学情况

2018届毕业生共有2个系部毕业生选择升学,分别是机电工程系(7人)、

经济贸易系(1人)。升学人数较多的专业是建筑工程技术,升学人数为6人。

表1- 3  2018届毕业生分系部/专业升学情况

系部

专业

升学人数

机电工程系

建筑工程技术

6

机械设计与制造

1

小计

7

经济贸易系

会计电算化

1

总计

8

 

 

第二章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与分析

一、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1.就业满意度总体分析

总体来看,2018届毕业生对就业状况(含落实就业单位、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8.04%;其中有33.50%的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非常满意”。

图2-1  2018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注: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

2.不同就业状况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数据显示,不同类型就业的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其中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最高,达到98.42%。

图2-2  2018届不同就业状况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注: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

(二)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分析

职业期待吻合度是指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理想职业的一致性程度,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总体来看,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为84.02%,这表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当前的实际工作一致性程度较高。

图2-3  2018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分布

注:吻合度=非常一致+比较一致+一般

(三)毕业生薪资待遇分析

1.薪资水平及满意度

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298元,68.44%的毕业生薪资集中在2001-4000元;4000元以上的占到21.50%;2000元以下的占到10.06%。

从满意度来看,毕业生对薪资水平的满意度为78.70%。毕业生对薪资水平的满意度并不高,原因是薪资水平与本身期待值有差距。

图2-4  2018届毕业生薪资区间分布

图2-5  2018届毕业生对薪资的满意度

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

2.社会保障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71.60%的毕业生所在单位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其中有34.32%的毕业生所在单位提供了基本保障,有23.87%的单位提供了五险一金,13.41%的单位除了提供五险一金或四险一金外,还提供了其他保障和补贴。

图2-6  签约单位为2018届毕业生提供的社会保障情况

从满意度来看,81.07%的毕业生对签约单位提供的社会保障持满意的态度。其中有15.78%的毕业生对单位提供的社保“非常满意”。

图2-7  2018届毕业生对签约单位提供的社会保障的满意度

注:社会保障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

(四)毕业生专业与岗位相关度分析

1.专业与岗位相关度

毕业生专业与岗位相关度是指毕业生在工作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程度,也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毕业生专业与岗位相关度越高,反映出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越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更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总体来看,毕业生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为77.51%。

图2-8  2018届毕业生专业与岗位相关度

注:相关度=非常相关+比较相关+一般

2.专业与岗位不相关原因

调研显示,除“其他”外,毕业生专业与岗位不相关的主要原因有“本专业相关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符”(28.45%)、“本专业相关工作就业机会少”(15.52%)、“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要求过高”(12.07%)。

图2-9  2018届毕业生专业与职位不相关原因

(五)毕业生就业感受分析

1.就业岗位自主性

就业岗位自主性是指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独立控制自己的工作,包括决定工作方法、工作程序等。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自主性为97.04%。就业岗位的自主性越强,毕业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越多,对就业满意度越高。

图2-10  2018届毕业生就业岗位自主性

:自主性=非常自主+比较自主+一般

2.对就业岗位各指标的评价

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工作环境”、“晋升空间”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分别为93.49%、83.23%。对 “岗位工作压力情况”、“培训机会”的满意度较低,满意度分别只有61.93%、57.79%。

图2- 11  2018届毕业生对就业岗位各指标的评价

(六)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分析

1.就业稳定性

调研显示,毕业生对自己工作的稳定性评价较高,达到93.29%,但表示工作“非常稳定”的只有22.09%。

图2-12  2018届毕业生就业稳定性

注:就业稳定性=非常稳定+稳定+比较稳定

2.更换工作的比例

总体来看,毕业生没有更换过工作的比例最大,占47.34%;更换过2次及以上的比例为28.01%。

图2-13  2018届毕业生更换工作的次数

3.更换工作的原因

毕业生更换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发展空间不大”(36.06%);其次是“薪资福利偏差”(13.75%);第三是“工作地域问题”(13.38%);而“与领导/同事关系不好”对毕业生更换工作影响较小,仅为1.12%。

图2-14  2018届毕业生更换工作的原因

二、2018届毕业生就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毕业生求职渠道

调研数据显示,“自己直接联系应聘”是2018届毕业生获得当前工作的主要渠道,占比34.52%;其次是“母校推荐”(34.32%);第三是“亲友推荐”(22.09%)。

图2-15  2018届毕业生获得当前工作的渠道

(二)毕业生求职成本

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求职平均成本为1544元,求职成本在2000元以下的毕业生居多,占75.74%;其次是求职成本在2001-4000元的毕业生,占15.78%。

图2-16  2018届毕业生求职成本

(三)毕业生成功就业影响因素

调研显示,“个人素质”(20.61%)、“实践/工作经验”(18.52%)、“学历”(15.99%)、“专业背景”(9.29%)和“社会关系”(8.65%)是毕业生认为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五个因素。这表明,毕业生从入校起就要注重个人素养的培养,学习专业知识,在毕业前一段时间就要通过实习等方式提升业务能力,这将有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

图2-17 2018届毕业生认为对就业帮助较大的因素

(四)毕业生求职效能分析

调研显示,2018届毕业生平均投放简历份数为11.02份,平均参加招聘活动次数为4.14次,平均参加面试次数为3.49次。

图2-18  2018届毕业生求职效能分析

三、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一)毕业生分系部自主创业情况

2018届毕业生共有31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率为2.57%。分系部来看,机电工程系创业人数最多,为12人;计算机系创业率最高,为5.77%。

图2- 19  2018届毕业生分系部自主创业人数和创业率

(二)毕业生分专业自主创业情况

毕业生创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是数控技术,有7人;其次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6人)。创业率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率为11.76%。

表2- 1  2018届毕业生分专业自主创业情况

单位:人数(人)、创业率(%)

专业

创业人数

毕业人数

创业率

计算机网络技术

4

34

11.76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

12

8.33

数控技术

7

96

7.29

畜牧兽医

2

42

4.76

计算机应用技术

4

84

4.76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2

45

4.44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6

147

4.08

动漫设计与制作

1

38

2.63

旅游管理

1

41

2.44

建筑工程技术

2

94

2.13

会计电算化

1

241

0.41

总体

31

1208

2.57

(三)毕业生创业的原因

调研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首要原因是“实现个人理想及价值”,占比70.59%;其次有14.71%的毕业生是因为“有好的创业项目”。此外,因为“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创业的毕业生只占5.88%。这表明,在当前大学生创业市场上,实现理想是毕业生创业的首要原因。

图2-20  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原因

(四)毕业生创业的类型

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形式是“企业创业”(44.12%)和“网络创业”(26.47%);毕业生创业的主要方式是“个人创业”(47.06%)和“与人合伙创业”(32.35%)。

图2-21  2018届毕业生创业的形式和方式

(五)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

毕业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资助”,占比41.18%,这表明毕业生的创业得到了家庭的大力支持。排在第二位的是“大学生创业贷款”(5.88%)。其他来源资金较少,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创业项目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另一方面说明毕业生融资意识有待加强。学校应加强毕业生创业培训与指导,协助提升创业项目的含金量,加大融资力度。

图2-22  2018届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

(六)毕业生创业支持分析

调研显示,毕业生家庭对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度达到97.06%,其中表示“非常支持”的占到52.94%。

图2-23  2018届毕业生家庭对其创业的态度

注:创业家庭支持度=非常支持+勉强支持+中立

(七)毕业生创业准备分析

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创业前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到社会中历练”、“向成功创业者学习”、“多和朋友沟通,整合身边资源”,选择这三项的毕业生累计占比达73.08%。这表明,每一个创业者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只有投入到社会中历练、多向成功者学习、善于整合资源,才能破解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大大提升创业公司的存活率。

图2-24  2018届毕业生创业前做过的准备工作

(八)毕业生创业困难分析

针对调研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分析,发现“社会关系缺乏”(24.36%)、“资金的筹备”(21.79%)和“产品服务的营销推广”(12.82%)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由此可见,培育相关资源、丰富融资渠道、提升营销技能是破解毕业生创业困难的关键点。

图2-25  2018届毕业生创业中遇到的困难

(九)毕业生创业应具备的能力

调研显示,毕业生认为创业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有“沟通协调与处理社会关系能力”(20.24%)、“把握机会能力”(16.67%)、“专业基础知识”(14.29%) “管理领导能力”(13.10%)。这表明,毕业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只是具备创业的基础条件,在创业的道路上,未来必须具备沟通协调能力、机会把握能力、管理领导能力,因为创业者不是靠单打独斗,而是要依靠与他人合作来实现目标。较强的管理领导能力能让员工更好地按照创业者的期望做事。把握机会能力有助于外部业务拓展和内部业务运营,它是成功创业的关键条件。

图2-26  2018届毕业生创业应具备的能力

四、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情况分析

(一)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

针对选择未就业的毕业生分析,有53.18%的毕业生“正在择业尚未落实就业单位”,有19.55%的毕业生“在等待单位签约”,有10.91%的毕业生“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只有极少数的毕业生表示“暂时不就业”(6.36%)。

图2-27  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原因

(二)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关注的因素

数据显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求职关注因素排名前三位的主要是“薪酬水平”、“单位的发展空间”、“工作稳定度”,占比分别为22.82%、19.65%、17.12%。相比较而言,毕业生对于“单位培训”、“父母期望”、“单位的社会声望”等因素不太关注。这表明,毕业生在求职时不仅注重薪酬水平,还注重长远发展。

图2-28  2018届毕业生求职关注因素

(三)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关注的地域因素

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的地域因素首先是回原籍“方便与家人一起”,占比为30.00%;其次是“到一线城市可能机会更多”(25.00%);第三是“到中小城市工作比较稳定”(19.55%)。只有9.55%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更容易干事业”。这表明,毕业生基于各自的考虑选择不同的地域就业。

图2-29  2018届毕业生求职关注的地域因素

(四)未就业毕业生择业定位

数据显示,未就业毕业生择业定位排名前列的是“其他事业单位”(29.09%)、“国有企业”(20.45%)和“国营企业”(11.36%),这与事业单位、国企的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密切相关。

图2-30  2018届毕业生择业定位

(五)未就业毕业生求职面试的用人单位数量

针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数据显示,67.27%的未就业毕业生目前参加面试的用人单位数量主要集中在“1-3家”;有17.73%的毕业生面试了“4-6家”。只有少部分的毕业生(6.36%)没有获得面试机会。这表明,毕业生面试的用人单位数量不需很多,但是要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实现精准就业。

图2-31  2018届毕业生求职面试的用人单位数量

(六)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困难分析

数据显示,“缺乏实践经验”(28.42%)、“社会关系缺乏”(16.64%)和“适合自己专业和学历的岗位不多”(14.56%)是未就业人群遇到的主要困难。因此,毕业生应在学校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心理预期,先就业再择业。学校也应继续加大学生实践学习的比重,提供更多可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

图2-32  2018届毕业生求职中遇到的困难

(七)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帮助需求

未就业人群希望从学校获得的就业帮助主要是“求职技巧培训”(30.38%)、“增加职位信息”(24.04%)、“政策帮扶”(13.27%)。学校应加强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培训,提供更多的职位信息,并为学生提供政策帮扶,有助于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减轻求职负担,从而更好地就业。

图2-33  2018届毕业生希望从学校获得的就业帮助

第三章  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举措与特点

根据国家、省、州相关文件精神,2018年,学院继续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省教育厅和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多措并举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力做好2018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继续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制度

学院党政历来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坚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入院党委、行政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2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行政办公会,集中学习国家、省里有关就业创业工作会议、文件新精神,总结就业创业工作情况,表扬就业工作先进系部,听取系部就业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创新创业教育及就业工作。学院继续发挥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系部就业工作小组的职能,落实好学校的就业创业工作。同时,认真抓好支部党建工作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总结,在思想方面加大就业创业力度,顺利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

学院结合实际,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和省教育厅、人社厅等部门制定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不断完善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规章制度,包括《湘西职院院领导联系系部制度》、《湘西职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处室和系部责任制度》、《湘西职院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责任制度》、《湘西职院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制度》、《湘西职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及数据统计制度》、《湘西职院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等,措施具体,奖惩明确,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丰富就业指导工作形式

为做好2018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制定了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创设完成年度就业创业工作的保障条件。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院系主要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及系部工作考核之中,量化考核,在年终奖优罚劣。认真开好就业指导及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多形式开展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年内分别与经开区国税局联合举办了“税收服务进校园,助力青年创业梦”活动,与州人社局联合举办了“创业政策”进校园活动、与经开区工商局联合举办了“拒绝传销、净化校园”等活动。

(四)继续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条件保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学校将就业指导中心独立出来,专职负责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直管。学校每年毕业生与专职就业人员比例均高于教育部要求。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师作为教学人员,在职称评定、教学津贴发放等方面与其他课程教师无异。近两年来,学院还从地方人社部门、企业和校内教学、管理岗位聘请了近十位创业导师,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全面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二是做到场地、经费到位。学院为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了就业创业咨询指导室、招聘洽谈面试室、档案室、300平米可容纳200人的人才招聘宣讲厅、毕业生就业网络机房等,湘西职院网站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服务。按要求把年度应收学费总额的1%作为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财务预算。每年就业工作经费预算均超过学生年度学费的1.01%以上,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一)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学院成立学生应征入伍工作领导小组;撰写了大学生应征入伍、基层项目工作方案,并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学院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广泛宣传,通过专场政策宣传咨询会和暑假三下乡等活动,将国家相关政策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参加政府项目就业和预征入伍,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参加政府项目就业和预征入伍营造了良好氛围。

学院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农村生源等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加大了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帮扶手段立体化:一是建立了完整的就业特殊困难群体台账。二是全力落实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政策,今年共接收申报145人,核定142人,补贴标准800元/人,发放补贴113600元。

(二)加强就业信息服务

学院通过院系领导走出去实地考察、就业指导中心与政府部门及吉首大学联合举办大学生现场招聘会、接待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用人单位上门投递招聘资料、网上收集用工信息等多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职院网站的就业信息平台、微信、QQ群、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将就业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发布,智能匹配,尽可能地为学生自主择业提供精准参考。年内举办了2018年春季、秋季招聘会,2018年经开区专场招聘会三场大型校园招聘会;与各系部联合举办的各专业专场招聘会三十余场次,促进了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三)多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教学

教务处制定并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就业创业指导考研室按教学大纲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制作课件的同时撰写纸质教案备查,利用多媒体手段认真教学,小班上课,接受教学督导组听课评分。除就业指导课堂教学以外,学院还以举办“创业培训”“企业家创业报告会”“专家讲座”“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从另一个侧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创业教育与指导,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就业信心。同时,学校现有的勤工助学协会、畜牧兽医协会、礼仪队、书法协会、民族歌舞协会等十多个学生社团组织,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今年,学校成功申办创业培训定点机构。

(四)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学校积极参与高校就创业网络学院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育,全力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的公共教学服务平台。为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学院主动将创客文化引入校园。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优化就业精准服务,搭建高质量服务平台,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新建设了“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云服务平台”,以及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云就业平台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就业服务云平台,在网上进行来校招聘企业的审核以及就业信息的推送。优化就业精准服务,搭建了高质量服务平台,学院业云服务平台现有入驻企业176家,发布现场及线上招聘信息800余条,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信息;共接待89家企业来校招聘,其中世界500强5家,上市公司9家,名企23家。

建设校招汇总、实习汇总和双选会预告三个推送栏目,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推送不同的就业指导信息。年内举办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大赛及中国互联网+创业大赛校级初赛,选送的“雪域金草”及“光伏维点”两个参赛项目活动获得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大赛三等奖。配合系部完成了十大名师工作室初步建设工作。

(五)招聘工作与就业服务

学院每年都制定年度就业市场整体建设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为了切实做好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主管院长的带领下,就业指导中心多次奔赴广州、深圳、昆山、苏州、上海、杭州、宁波、长沙等地考察就业市场和推介毕业生。各系部领导也主动出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广开就业渠道、积极推进工学交替及专业顶岗实习业及校企合作项目,年内建立了吉利汽车、格力空调等十大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浙江衢州金沃、等多个冠名班任务。精心组织安排了机电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经济贸易工学交替、配合各系部做好顶岗实习工作。

在毕业生毕业季,学院所有相关部门联动,简化程序,减少中间环节,为毕业生档案、户口、组织关系等转递和手续衔接提供一切便利,方便毕业生快速、顺利办理离校手续。

总之,学院在培养就业能力、拓展就业市场、构建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在破解就业难题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评建工作,举全院之力、集众人之智、聚各方资源,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努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章  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6-2018届毕业生规模和就业率变化趋势

近三届毕业生规模比较稳定,维持在1100-1300人之间,就业率也较稳定,维持在83.00%以上。此外,2018届毕业生的规模和就业率均创三年新高,表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就业工作也取得较大成效。

图4-1  2016-2018届毕业生规模和就业率变化趋势

二、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变化趋势

对比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相关数据,毕业生主要在“其他企业”(即除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之外的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个体)就业,占比维持在83.00%以上。此外,三届毕业生在“国有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农村建制村”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表4-1  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变化趋势

单位:%

单位性质

2016

2017

2018

其他企业

97.32

83.73

86.77

国有企业

1.71

6.75

7.81

其他事业单位

0.21

1.50

1.25

三资企业

-

3.21

1.04

机关

0.21

1.50

1.04

其他教学单位

-

2.89

0.83

科研设计单位

-

0.11

0.42

农村建制村

-

0.11

0.31

城镇社区

0.11

-

0.31

医疗卫生单位

0.21

0.21

0.21

部队

0.21

-

-

三、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变化趋势

对比近三年数据,毕业生在湖南省内就业的比例均在64.00%以上;除湖北省外,就业地域排名前两位的是广东省、浙江省。从变化趋势看,在浙江省就业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安徽省、贵州省、北京市、云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就业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2016-2018届,省外就业地区分别为12个、16个、18个,表明就业地域呈现多元化趋势。

表4- 2  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变化趋势

单位:%

就业地域

2016

2017

2018

湖南省

64.95

72.59

64.27

广东省

12.69

6.64

13.23

浙江省

10.32

8.67

5.42

安徽省

-

1.07

3.44

江苏省

8.49

1.18

2.29

贵州省

0.65

1.07

2.08

福建省

0.32

2.36

1.98

北京市

0.75

1.28

1.98

云南省

-

0.96

1.67

上海市

0.97

0.64

1.46

湖北省

0.11

0.54

0.73

重庆市

-

0.32

0.42

四川省

-

0.43

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0.11

1.28

0.21

香港特别行政区

-

-

0.10

山东省

0.32

0.64

0.10

辽宁省

0.11

-

0.10

河南省

-

0.21

0.10

甘肃省

-

-

0.10

陕西省

-

0.11

-

江西省

0.22

-

-

四、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变化趋势

对比近三届就业满意度变化数据,三届就业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比前两届大幅增长。

图4- 2  2016-2018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变化趋势

第五章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和反馈

一、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反馈

(一)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满意度

总体来看,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满意度为91.18%。其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比26.35%,选择“满意”的占比35.97%,选择“比较满意”的占比28.87%。这表明,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较好,学生在离开校园后大多能学以致用。

图5- 1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总体满意度

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

(二)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

通过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可知,学校2018届毕业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最高,为95.42%;对“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的满意度为93.36%,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为90.72%。表明学生对学校各项人才培养工作比较满意,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

图5- 2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各指标满意度

(三)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反馈

1.母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进建议

调研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母校教育教学方面最应改进的是“实践教学”(24.94%);其次是“专业课内容及安排”(19.93%);第三是“教学方法和手段”(19.59%)。学校可在以上三方面加强改进,争取符合毕业生的期待。

图5- 3  母校在教学工作中值得改进的方面

2.母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改进建议

数据显示,有23.95%的毕业生认为母校应首先提升“本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有21.49%的毕业生认为应增加“实践课程安排次数”,有17.37%的毕业生认为应改进“专业课开设的先后顺序”。

图5- 4  母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改进建议

3.毕业生对母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反馈

毕业生最满意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占比46.74%;其次是“专业实习、见习”,占比为19.93%;第三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占比为15.01%。

图5- 5  毕业生最满意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工作的评价

(一)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调研显示,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为89.35%。其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比26.69%,选择“满意”的占比38.60%,选择“比较满意”的占比24.05%。

图5- 6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

(二)毕业生对母校各项就业工作的评价

母校就业工作中,满意度排名前三位的是“就业/创业指导课”、“职业咨询/辅导”、“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满意度分别为93.81%、91.41%、91.18%。相比较而言,“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满意度(89.12%)相对较低。总体来看,母校的各项就业服务得到了毕业生的广泛认可,但在“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方面,学校仍需进一步加强,帮扶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图5- 7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各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三、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认知与反馈

(一)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认知

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类型主要有“线下教师讲授”(33.83%)、“以实践和模拟分析为主的创新创业课程”(33.20%)、“举办创新创业主题讲座”(23.02%)等。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估方式以 “考试或测验”(31.50%)、“小组实践作业”(22.39%)、“依据平时课堂表现和发言进行综合评定”(18.77%)为主。

图5- 8  母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类型和评估方式

(二)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反馈

毕业生最希望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是“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39.29%),其次为“创新创业政策”(13.29%),第三是“创业心理素质培养”(11.91%)。

图5- 9  毕业生希望母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

四、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模型

(一)模型假设

A.假设调研所得的样本数据可以代表全体毕业生。

B.满意度题项指标可以等级量化,“非常满意”=5,“满意”=4,“比较满意”=3,“不太满意”=2”,“很不满意=1”。

C.进行分析的各因素对满意度影响均为正向的。

(二)模型原理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分析方法,通过找出几个综合变量来代替原来众多的变量,这些综合变量能尽可能地代表原来变量的信息量,而且彼此之间互不相关。这种将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技术就叫做因子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进行因子分析。

(三)模型变量

将问卷中涉及到毕业生对学校评价的指标均纳入模型,并且用X1、X2……X11对变量进行编码,具体如下:

 

表5- 1  模型变量

变量名

变量

X1

教师授课

X2

实践教学

X3

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X4

亲友推荐

X5

就业创业指导课

X6

职业咨询辅导

X7

校园招聘活动

X8

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

X9

就业手续办理

X10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X11

就业政策宣传与讲解

(四)指标统计

数据统计显示,总体来说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得分较高的指标有“就业创业指导课”、“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 “就业手续办理”;得分相对较低的指标有 “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实践教学”、“亲友推荐”。

图5- 10  各项指标的满意度

上述得分由873名学生对各项指标得分求均值所得,满分5分

(五)模型建立

利用SPSS对调研清洗之后所得的873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可靠性检验

表5- 2  可靠性统计量

克隆巴赫系数

基于标准化项目的克隆巴赫系数

项数

.960

.960

11

通过上表可看出:克隆巴赫系数(Alpha)=0.960,信度分析结果较好,因此该量表具有较高内在一致性,可靠性较强,问卷设计合理,数据分析结果可靠。 

2.KMO球形检验和Bartlett检验

表5- 3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检验

结果

KMO 球形检验

0.946

Bartlett 检验

卡方值

10682.835

自由度

55

显著性

0.000

从上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KMO=0.946说明本次所取得样本量是非常合适的,各变量的偏相关系数符合要求;由显著性(P值)=0.000可知,由该数据所建立的模型也是非常合适的。

3、特征值和贡献率

运用主成分因子提取法,进行因子分析,处理得到各个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具体结果见下表,从下表可以看出,经过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考虑特征值的大小和累积提取的信息量,确定提取2个因子,它共解释了原始变量82.374%的信息。可见,这2个因子能较好地反映出原始数据所提供的主要特征信息。

表5- 4  可靠性统计量

成份

初始信息量

旋转后的提取信息量

特征值

方差的 %

累积 %

特征值

方差的 %

累积 %

1

7.877

71.607

71.607

5.555

50.500

50.500

2

1.184

10.768

82.374

3.506

31.874

82.374

3

.430

3.908

86.283




4

.315

2.860

89.143




5

.253

2.302

91.445




6

.225

2.047

93.492




7

.192

1.742

95.235




8

.167

1.519

96.754




9

.143

1.296

98.049




10

.112

1.015

99.064




11

.103

.936

100.000




(六)模型结果

1. 因子命名

根据影响因子的各指标系数大小,解读这两个关键因子的内涵:人才培养因子与就业服务因子。各指标对这两个因子的影响系数如下表所示。

表5- 5  各指标对因子的影响系数

指标

因子

人才培养

就业服务

教师授课

0.855


实践教学

0.848


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0.878


亲友推荐

0.653


就业创业指导课


0.798

职业咨询辅导


0.834

校园招聘活动


0.849

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


0.878

就业手续办理


0.868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0.852

就业政策宣传与讲解


0.861

2. 综合满意度计算

根据模型结果,人才培养因子对综合满意度的影响系数为0.319,归一化处理后影响权重为0.387。就业服务因子对综合满意度的影响系数为0.505,归一化处理后影响权重为0.613。影响人才培养因子的因素主要有教师授课、实践教学和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等四个指标,影响就业服务因子的因素主要有就业手续办理、就业政策宣传与讲解、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等七个指标。

经过对各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导出各因子计算式,最后可计算出综合满意度得分:

 

最后计算出毕业生对母校的综合满意度为4.01,表明满意度较高。

3. 模型结果应用

满意度模型结果对学校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以各指标的得分均值为横坐标,以各指标的权重值为纵坐标,分别做出人才培养矩阵评价图和就业服务矩阵评价图。

人才培养矩阵评价图揭示:教师授课、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指标得分高,重要性高,学校应继续保持此优势;亲友推荐指标得分高、重要性较低,属次要关注指标;实践教学指标得分较低、重要性高,需要重点加以改善。


  优势保持区 

  亟待解决区 

  次要关注区 
  锦上添花区 
  满意度 
  重要性 
 


图5- 11  人才培养矩阵评价

就业服务矩阵评价图揭示:就业手续办理、就业政策宣传与讲解、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指标得分高、重要性也高,学校应继续保持这些方面的优势;职业咨询辅导、校园招聘活动指标得分高、重要性较低,属锦上添花指标,学校可以在继续保持优势的情况下,将部分资源和精力转移到需要改善的其他方面。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指标得分较低、重要性高,需要重点加以改善。


  重要性 

  次要关注区 

  亟待解决区 
  优势保持区 
  满意度 
  锦上添花区 
 


图5- 12  就业服务矩阵评价

五、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评价

(一)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结合毕业生对母校各指标满意度和权重值,可计算出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表5- 6  毕业生对母校各指标满意度及权重值

单位:满意度(%)

指标

满意度

权重值

教师授课

95.42

0.102

实践教学

90.72

0.101

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93.36

0.105

亲友推荐

86.94

0.078

就业/创业指导课

93.81

0.082

职业咨询/辅导

91.41

0.086

校园招聘活动

90.26

0.088

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

91.18

0.091

就业手续办理

91.07

0.090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89.12

0.088

就业政策宣传与讲解

90.13

0.089

总体满意度=95.42%*0.102+90.72%*0.101+…+90.13%*0.089=91.34%

(二)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调研数据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86.94%,其中选择“非常愿意”的比例为28.87%,选择“愿意”的比例为35.40%,选择“比较愿意”的比例为22.68%。这表明由于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较高,因此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也较高。

图5-13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注:推荐度=非常愿意+愿意+比较愿意

(三)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程度的关键因素中,排名首位的是“所学知识/能力满足工作实际需求的情况”(15.76%),因为毕业生在学校的第一任务是学到能学以致用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同时提升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排名第二位的是“校风学风”(15.57%),好的校风和学风能让学生置身于好的氛围中,更加积极上进。排名第三位的是“学校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态度”(10.99%),学校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的评价。

图5-14  影响对母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第六章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及学校的评价与反馈

本次调研共收回57家用人单位的完整调研数据,以下用人单位分析均基于上述用人单位给出的反馈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分析

(一)用人单位的规模和性质

本次参与调研的用人单位规模主要分布在“5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14.81%)、“50-500人”的中型企业(59.26%)以及“1000人以上”(25.93%)的大型企业。用人单位中有近五成为民(私)营企业,占比为44.44%;其次是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占比均为18.52%;第三是外(合)资企业,占比14.81%。

图6-1  用人单位规模与性质分布

(二)用人单位所在行业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所在的行业主要是“住宿和餐饮业”(22.22%)、 “教育”(22.22%)、“制造业”(14.81%)等,表明学校培养的人才比较受这些行业的企业欢迎。

图6-2  用人单位所在行业分布

(三)用人单位所在地域

用人单位主要来自湖南省(40.74%)、长三角区域(18.52%)和珠三角区域(11.11%),来自其他区域的用人单位较少。

图6- 3  用人单位所在地域分布

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用人单位招聘途径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今年招收应届毕业生的途径中,排名前三位的是 “校园招聘”、“在实习(见习)中选拔”和“社会招聘”,占比分别为55.56%、22.22%、11.11%。

图6-4  用人单位招聘2018届毕业生途径

(二)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与晋升时间

关于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时间,25.93%的用人单位认为“3个月以内”就能适应;有48.15%的用人单位认为是“3-6个月”,还有25.93%的用人单位认为是“6个月-1年”。将毕业生培养为单位中层管理人员需要的时间,有55.56%的用人单位认为是“1-3年”,有37.04%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3-5年”,有7.41%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1年以内”。

图6-5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与晋升时间

(三)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主要集中在2001-4000元,占比为81.48%。提供薪资在2000元以下、4000元以上的用人单位均较少,占比分别3.70%、14.81%。

图6-6  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提供的薪资待遇

(四)毕业生离职情况

1. 毕业生一年内的离职比例

调研显示,44.44%的用人单位认为招收的毕业生在一年内可能离职,其中认为招收的毕业生一年内有“非常大”可能离职的占到11.11%。

图6-7  用人单位招收的毕业生一年内的离职比例

2. 毕业生离职类型

数据显示,“主动离职”的毕业生占到85.19%,由于“企业解聘”而离职的毕业生占14.81%。

图6- 8 2018届毕业生离职类型

3. 毕业生离职原因

企业解聘毕业生的原因主要是“不能胜任工作要求”,比例占到75.00%。毕业生主动离职的原因主要有“另谋他职”(47.83%)、“不能满足工作岗位”(17.39%)。

图6- 9  2018届毕业生离职原因分析

三、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分析

(一)用人单位的人数需求

用人单位今年对专科毕业生的平均人数需求为54人。用人单位今年对专科毕业生的人数需求在“10人以下”的占到37.04%,需求人数在“11-100人”之间的占到20.75%,需求人数在“100人以上”的达到33.33%。

图6- 10  用人单位今年招收专科毕业生的人数

(二)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较多的专业有“管理类”(18.03%)、“市场营销类”(13.11%)、“英语类”(8.20%)和“教育类”(8.20%)。对“文秘类”、“电子商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很少,占比均在2.00%以下。

图6-1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较多的专业类型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关注度

调研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关注度较高,为88.89%。说明用人单位希望招聘专业对口的毕业生,真正发挥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也有11.11%的用人单位不太关注专业是否对口。

图6- 1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关注度

注:关注度=非常关注+关注+比较关注

(四)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看重的因素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比较看重的因素排名前三位的是“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所学专业”,占比分别为39.71%、26.47%、20.59%。因此,毕业生在学校里除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应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并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图6-13  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看重的因素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与反馈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很高,达100.00%。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占到55.56%。这表明该校毕业的学生能获得社会认可,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非常成功的。

图6-1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注: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价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满意度均在92.00%以上,表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非常认可。在影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价中,只有“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及视野宽广度”满意度得分略低些,只有92.59%。这表明,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这方面知识能力的培养。

图6-1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各项工作能力评价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求职的反馈

在求职方面,用人单位认为高校毕业生应着重加强“职业素养”(32.35%)和“临场反应”(22.06%)的培养,对“对应聘单位的了解准备”(19.12%)和“求职技巧”(11.76%)也有一定要求,相对来说,其他方面可以投入较少精力。

图6-16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求职改进建议

五、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与反馈

(一)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与反馈

1.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各指标的满意度很高,得分均为100.00%。表明学校就业工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图6-17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各指标的满意度

2.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反馈

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应从多方面加强就业服务,包括“加强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16.92%)、“加大对应届毕业生的推荐力度”(16.92%)、“加强校企沟通”(12.31%)、“增加校园招聘会场次”(10.77%)和“加强宣传力度”(10.77%)。学校通过加强就业指导,能提升毕业生就业技巧,解决其就业困惑;加强校企联谊,加大推荐力度;增加校园招聘会场会、及时发布招聘信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应聘机会,加速就业。

图6-18  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应加强的就业工作

(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反馈

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应重点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27.94%)、“职业素质的培养”(25.00%)、“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19.12%)和“专业知识的传授”(13.24%)。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6-19  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应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

 

第七章  总结与反馈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调研反馈工作,强调招生、培养、就业的整体性,着力构建协同育人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及社会的联动。掌握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可以帮助学校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关注因素,从而建立起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现将具体反馈总结如下:

一、报告总结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创新高

学校2018届毕业生共1208人。截至2018年8月31日,就业人数共1024人,初次就业率为84.77%。对比近三年就业率数据,学校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创三年新高。表明今年学校就业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2018届毕业生就业前三单位性质分别为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其他事业单位。。毕业生就业地域以湖南省内就业为主,占已就业总人数的64.27%。省内就业以在湘西州就业为主,占比64.34%。省外就业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为广东省、浙江省、安徽省。

(二)持续推动创新创业,整体就业质量提升

2018届毕业生共有31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率为2.57%。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满意度较高,达到93.81%。表明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创新创业通道,创业辅导工作起到积极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评价较高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1.34%,对母校的推荐度为86.94%。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满意度为91.18%,其中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最高,为95.42%。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89.35%,其中对“就业/创业指导课”、“职业咨询/辅导”、“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的满意度较高,分别为93.81%、91.41%、91.18%。表明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比较满意。

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很高,达100.0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满意度均在92.00%以上,表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非常认可。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各指标的满意度很高,得分均为100.00%。这表明学校就业工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二、反馈建议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深化理论知识、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性训练环节,是实施“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是高校全面推进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的现实要求和重要体现。一方面,学院应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化、考核过程化;另一方面,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实践教学工作环境。同时,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教学服务。

(二)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针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学校应继续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通过改进完善就业服务方式,适应高校毕业生多元化服务需求,多组织小型化、行业化专场招聘和专项服务活动,运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平台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提供网络招聘、现场招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专场招聘、就业创业指导等多样化就业服务,创新活动方式。